
-
案例 常致荣 男 94岁 该患者主诉右眼2015年11月份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,看的很清楚,左眼20年前在三院做白内障手术,现在戴镜看时单眼视物没重影,但双眼看 有重影,眼镜没法带,想再配付眼镜解决视物重影的问题。
#先,用焦度计对旧镜进行屈光度检查,结果如下:
R 平光
L +12.00-4.00*90
视力检查结果为:
裸眼视力; 0.8/0.05
戴镜视力: 0.8/0.2
客观验光结果如下;
R +1.00-2.00*90
L +12.00-4.50*90
主观验光结果如下:
R 平光=0.8 PH不提高
L +10.00-4.00*80=0.5
通过和患者的沟通我们得知20年前做白内障手术时只是摘除了混浊的晶体但并未植入人工晶体,所以患者需要带高度数的远视眼镜,而近期在我院做的右眼的白内障手术植入了有度数的人工晶体。
分析这个案例,患者右眼无屈光度,左眼+10.00的远视,可以知道该患者属于典型的屈光参差造成的融像功能障碍。理论上,存在轻微的屈光参差的患者,多数人可以得到双眼视觉,但屈光度每相差0.25D,物象大小就要相差0.5%,如两眼视网膜物象大小#过5%,则无法融合,故2.5D是两眼屈光参差的大耐受度。该患者两眼相差10.00D,戴无晶体眼镜后右眼看到的物象正常,而左眼看到的物象比右眼看到的物象大24%,通过大脑的分析处理,不能将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像综合为一个完整的物象,所以就会出现患者主诉中的问题,即戴镜有重影。
处理方法:
一 可以对左眼再进行二次手术,在眼内植入有屈光度的人工晶体,这样两眼基本都没屈光度,两眼在视网膜的物象就能融合成一个了;
二 左眼戴RGP镜片,由于其紧贴角膜,较普通眼镜更靠近眼光学结点,矫正效果更佳。其视网膜成像放大率一般为4%~10%,可维持双眼单视,尤其适合于单眼无晶状体眼患者。由于镜片可随眼球转动,无明显棱镜作用,避免了环形暗点的产生像差和色差不明显,周边视野大。但角膜接触镜也存在有局限性,如仍存在有少量的视像不等,取戴操作不如普通眼镜方便,对于该老年患者我们不建议配戴,一是操作不便二是卫生怕他做不到
三 平时不戴眼镜,因为该患者右眼视力不错,就平时的生活而言该视力足够,偶尔戴镜挡住右眼,用一用左眼,以避免左眼长期不用形觉剥夺视力下降达不到现在的视力。
结论:鉴于老人年龄过大,我们不建议二中方法,更优先考虑第三种方法,我们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解释了该情况,患者和家属很配合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法,虽然未配镜解决双眼重影问题但患者很满意的离开了。